自计算机诞生以来,指令集架构一直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核心概念之一。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指令集架构两大巨头是 x86 和 ARM,前者基本垄断了 PC、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领域,后者则在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对芯片自主可控需求的增长以及物联网、边缘计算等领域的需求不断扩大,RISC-V 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,逐渐成为第三大指令集架构。
2023 年,RISC-V 架构在更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得以落地生根,从物联网设备、边缘计算逐渐迈向 AI 计算、高性能计算等领域。
在 AI 时代,RISC-V 更是迎来爆发的新机遇。硅谷芯片传奇 Jim Keller 表示,「RISC-V 的潜力是无限的。未来我们会迎来前所未见的 AI 软件应用,而 RISC-V 有望打造出下一代的 AI 引擎。」
那么,RISC-V 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?它又是如何在 AI 时代掀起一场科技风暴的呢?
进入 2023 年,AI 让芯片的算力得到无与伦比的表现。随着 AI 算法对硬件算力的渴求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,传统的芯片架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因此,实施专用架构、针对 AI 算法进行特定优化的芯片设计,已成为满足高算力需求的新趋势。
指令集简单便于扩展、成本低
ARM 与 X86,作为老牌指令集,它们内部历史遗留指令太多,后续工程师很难再对现有指令进行更新或添加。很多读者或许下载过 ARM 官方的文档介绍,几千页读下来,熟练掌握尚且困难,推陈出新更是难办。多指令模式更为 ARM 架构设计增添了复杂性。因此,在指令集的扩展方面,更富活力的 RISC-V 天然具有极大优势,毕竟开源、精简是 RISC-V 的一大特长。
与此同时,开源也带来了另一个重要的好处,那就是降低了 RISC-V 的技术门槛和成本。任何人都可以获取 RISC-V 的源代码,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,而无需支付高额的授权费用。
契合边缘 AI
RISC-V 并不是适合所有的 AI 模型。很明显,在 AI 大模型方面,由于其需要的极高算力与超高的相关资源消耗,让几乎所有 RISC 指令集望而却步。以 ChatGPT 这类大模型为例,据 OpenAI 测算,ChatGPT 训练阶段总算力消耗约为 3640 PF-days(约 1PFLOP/s 效率跑 3640 天),GPT-3 训练成本预计能达到 500 万美元/次。边缘 AI 无法承载大模型对算力的高需求,瞄准单一领域、对算力要求相对低的小模型 AI 则可以施展拳脚,RISC-V 的机会就来了。尤其是物联网领域,RISC-V 已经展现出了优势。
与 AI 算法相匹配
从算法角度来说,更高自由度的 RISC-V 指令集恰好与需要更快速迭代与高算力的 AI 算法相匹配。众所周知,RISC-V 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模块化特点,这也意味着设计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裁剪和定制,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 AI 算法,包括深度学习、神经网络等。
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,RISC-V 发展潜力尽显。在此趋势下,各大芯片巨头纷纷投身其中,共同探索 RISC-V 的广阔前景,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这其中包括苹果、英特尔、高通、瑞萨、英飞凌、恩智浦、博世等。
究其原因,各大芯片厂商之所以纷纷押注 RISC-V 领域,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与布局?
对于任何一个芯片大厂而言,在 ISA 的选择上都是相当谨慎的。ISA 不仅决定了芯片开发的难易程度,也决定了与之绑定的软件和开发生态,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市场面临的竞争。
当前,移动芯片市场的性能之争愈演愈烈,不论高通、英伟达,还是三星、苹果,实际上它们都是基于 Arm 架构开发的,都属于 Arm 联盟的成员之一。目前为止,Arm 已经占据了智能手机芯片领域 95% 以上的市场份额,包括平板电脑等。
过于依赖软银集团旗下 Arm 公司的技术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些风险,2022 年底 Arm 就曾因知识产权问题起诉过高通。
此外,Arm 技术不仅在智能手机中无处不在,当下正迅速扩展到大型设备、数据中心和汽车用途。
汽车业务也是高通的核心业务之一,尤其是智能座舱系统。如今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其它大型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也表示,他们未来将支持 RISC-V 芯片的开发。这可能会给高通带来更多动力。在 2022 的 RISC-V 全球峰会上,高通高管宣布,早在 2019 年发布的骁龙 865 SoC 中,高通就已经将 RISC-V 用到了微控制器的设计中,并已经出货了上亿个 RISC-V 核心。
瑞萨作为 MCU 大厂之一,尤其是在汽车领域,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开发,旗下已经有了多条 MCU 产品线。在 32 位 MCU 上,有基于自研 CISC 内核的 RX 系列,也有基于 Arm Cortex-M 架构的 RA 系列。即便如此,瑞萨还是决心开拓第三条产品线,而这条产品线正是基于 RISC-V 架构。
英特尔对推进 RISC-V 也颇有兴趣,2022 年英特尔大力扶植 RISC-V——以 Premier(高级会员)的身份,加入了 RISC-V International 基金会。与此同时,它还设立了 10 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 64 亿)的 IFS 基金,用于扶持初创和成熟企业进行代工生态的创新,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 RISC-V。
IFS 计划提供一系列经过验证的 RISC-V IP 内核,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了性能优化,确保 RISC-V 在 IFS 芯片上跨所有类型的内核(从嵌入式到高性能)运行最佳。同时将提供三种类型的 RISC-V 产品:基于 IFS 技术制造的合作伙伴产品;RISC-V 内核被许可为差异化 IP;利用先进的封装和高速芯片间接口,提供基于 RISC-V 的小芯片构建块。
其实,英特尔在很早之前就在 RISC-V 路线上有所动作,2021 年英特尔就推出了基于 RISC-V 架构的 Nios V 处理器。在此之前,英特尔还欲花费 20 亿美元收购 RISC-V 芯片设计公司 SiFive,但最终并没有成功,不过这也让大众看到了英特尔面对 RISC-V 的心态。
RISC-V CEO Calista Redmond 表示:「RISC-V 的开放合作已经引发了半导体行业的深刻转变,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将加速开放计算的创新。」
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表示,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专门把 RISC-V 这个开放开源的指令集列入研究领域,是因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比较明显,在 RISC-V 国际基金会高级会员里,接近一半是中国企业或者学校。另外,中国还有政府方面的引导,想让 RISC-V 成为未来自主创新的重点。因此,中国未来在 RISC-V 发展上一定会走的很好。
接下来看一看,中国在 RISC-V 赛道的布局。
据 RISC-V International 统计,2022 年全球采用 RISC-V 架构的处理器出货量超过 100 亿颗,仅用 12 年就走完了传统架构 30 年的发展历程,预计未来几年 RISC-V 采用率将以 40% 年复合增长率增长,2030 年 RISC-V 架构芯片更有望突破 160 亿颗。而这 100 亿颗出货量中,有近一半来自中国,中国的巨大市场将成为支撑 RISC-V 的重要基地。此外,在 RISC-V 基金会会员当中,中国企业占比也近一半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 3 月 2 日召开的首届玄铁 RISC-V 生态大会上表示: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今天 RISC-V 是中国 CPU 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,中国芯片产业和整个芯片生态将会越来越多地聚焦于 RISC-V 架构,中国的巨大市场将成为支撑 RISC-V 的重要基地。」
据悉,包括 IP 内核与芯片设计等主要内容在内,中国目前有 300 家以上公司在关注 RISC-V 或以 RISC-V 指令集进行开发。
如今,国内已成立了 RISC-V 产业联盟,集结了包括华为、阿里云、紫光展锐、华米科技等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,共同推动 RISC-V 在国内的生态建设。联盟通过搭建合作平台、举办研讨会、推动标准制定等工作,加快了 RISC-V 技术在中国的落地与应用。
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投身于 RISC-V 芯片的研发,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。如中科院、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,以及平头哥半导体、芯来科技等初创公司,都在 RISC-V 处理器设计、软件生态构建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等方面展现了不俗实力。
同时中国企业在 RISC-V 架构上开发出了丰富的处理器产品,涵盖嵌入式、物联网、边缘计算、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。例如,阿里平头哥推出的玄铁系列处理器,以及芯来科技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多款 MCU 芯片等。
除了上述公司外,芯原股份、中科蓝讯、兆易创新、赛昉科技、全志科技、晶心科技、先楫半导体、中科蓝讯、泰凌微电子、乐鑫科技、中微半导体、航顺芯片、国芯科技、芯昇科技、博流智能、纳思达、晶视智能、方寸微电子等诸多厂商均展现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优秀的产品。
泰凌微电子的 RISC-V 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物联网领域,如智能穿戴、智能家居等,其 RISC-V 处理器在连接性、功耗和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色,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无线连接体验。芯原股份在 RISC-V 领域推出了多款高性能的处理器 IP,这些 IP 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、智能家居、可穿戴设备等领域;中科蓝讯的 RISC-V 芯片产品主要面向蓝牙音频市场,如蓝牙耳机、音箱等;兆易创新在存储和 MCU 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,其 RISC-V 芯片产品结合了存储和计算的优势,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、智能家居等领域;赛昉科技提供了一系列基于 RISC-V 指令集的处理器和 SoC 产品,这些产品适用于从边缘计算到云端的各种应用场景......
从目前出货情况来看,RISC-V 芯片早些年更多是集中在低算力的 MCU 市场以及生态依赖性低的物联网领域。比如:物奇除了推出 WiFi 数传芯片,还早就推出并量产了基于 RISC-V 的电力线载波芯片,可应用于智能表、能源管理系统、汽车-PEV 和充电站、远程抄表设备、太阳能、工业应用等领域,2019 年时披露该款芯片出货量就已达到百万颗以上。
乐鑫科技,在 WiFi MCU 领域拥有领先地位,自 2020 年后的新产品都全部使用自研的基于 RISC-V 指令集的 IP。
泰凌微,以低功耗蓝牙 SoC 为主要产品,其最新一代产品 TLSR9 系列就采用了 RISC-V 架构并经过认证。
除了在 IoT 市场,RISC-V 在服务器、汽车等领域也有发展空间。
比如:算能的 RISC-V CPU SG2042 服务器集群,可以为下一代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数据分析提供支撑。超睿科技规划了 A 系列(高性能)、AE(高可靠性)、E 系列(高能效)三个系列。A 系列着重考虑性能,适用于桌面、服务器等应用场景,可落地于云计算、HPC、AI 以及智能座舱等领域。
在玄铁 RISC-V 生态大会上,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展示了基于 RISC-V 的开源笔记本电脑「如意 BOOK」。这台电脑综合续航达 12 小时,集成了支持语音对话与文字交互的第三方大模型 AI 助手。如意 BOOK 搭载玄铁 C910 处理器、openEuler 操作系统,可流畅运行钉钉、Libre Office 等大型办公软件,首次打通了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商用软件的 RISC-V 全链路。
在汽车领域,已有头部客户使用玄铁,达摩院会对可靠性、包括高实时的处理器做更多布局。
在通信领域,比科奇将 RISC-V 应用在 5G 基带芯片。其第一颗高性能、低功耗 5G 小基站物理层 SoC 芯片 PC802 已经规模化量产。
在机器人领域,亚博智能推动 RISC-V 首次进入 ROS 机器人领域,基于玄铁处理器的 Mlik-V Meles 开发板研发 SLAM 建图与避障导航小车。
在 ICT 领域,降低算力功耗和成本的需求为基于 RISC-V 定制的云网设备带来了增量空间。中国电信研究院采用玄铁 RISC-V 研发云桌面、AI 边缘盒子等新硬件,打造「端-边-云」全链应用。
此外,在电力行业,国网智芯公司基于玄铁处理器研发出面向工业应用的 AI 芯片,用于变电智能巡视、源网荷储协同调度等场景。
根据 SHD 的数据显示,RISC-V 基金会在 2015 年时仅有 17 家会员,到 2023 年底就已经达到了 4037 家。同时,SHD 集团预测,自 2022 年至 2030 年,RISC-V 在主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 40%。基于 RISC-V 指令集架构的芯片的年出货量将由 6 亿颗增长至 160 亿颗。在 MCU、笔记本电脑、5G、工业、消费类 AI、汽车 AI 等主流应用中的占比将达到约 30%。
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RISC-V 生态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。因此,2023 年也被认为是 RISC-V 的突破年。
2023 年 5 月,Meta 基于 RISC-V 架构推出首代 AI 推理加速器;2023 年 6 月,谷歌、英特尔、英伟达、高通、阿里等 13 家企业发起的全球 RISC-V 软件生态计划「RISE」正式启动,旨在加速 RISC-V 的软件生态建设及应用商业化进程,成员将联合推动 RISC-V 处理器在移动通信、数据中心、边缘计算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市场化落地,阿里是中国大陆唯一董事会成员;2023 年 10 月,高通宣布将与谷歌合作推出基于 RISC-V 架构、支持 Wear OS 系统的智能穿戴芯片,并将在全球市场进行商用推广。
与此同时,可以明显看到这些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在 RISC-V 赛道加码布局,还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 RISC-V 与 AI 的深度融合上。
在消费电子领域,达摩院宣布玄铁处理器家族全新迭代升级-玄铁 C907 首次实现矩阵运算(Matrix)扩展,为未来 AI 加速计算提供更多选择,并将集成到其他玄铁处理器中;下一代旗舰处理器 C930 也将将持续向更高性能演进,显著提升 AI 计算处理能力,预计将于年内推出。
奕斯伟计算等厂商已推出基于 RISC-V 的边缘计算 AI 芯片,具备强大视频编解码能力和丰富接口,满足多种应用场景需求。跃昉科技和睿思芯科等也是 RISC-V 在 AI 领域的佼佼者,提供高性能处理器 IP 核和定制芯片解决方案。
近日,三星也有所动作。三星旗下 SAIT(前身为高级技术学院)在硅谷建立先进处理器实验室(APL),专门从事 AI 芯片设计。这支新加强的研发团队将充分利用 RISC-V 架构的开放性和灵活性,设计和优化新一代 AI 芯片。三星 APL 研究所的最终目标是设计自己的基于 RISC-V 的 AI 芯片。历史上,三星曾基于 ARM 产品设计过 Exynos 等尖端半导体芯片。
据悉,三星此次加强研发团队,旨在提升其在 AI 芯片领域的研发能力,进一步推动 AI 技术的发展,同时也是为了应对英伟达等竞争对手的挑战。英伟达在 AI 芯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,而三星希望通过推出基于 RISC-V 架构的 AI 芯片,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。
无论是各地兴起的 RISC-V 热潮,还是从全球芯片巨头的态度和布局中都能看到,RISC-V 必然是一个重要选择。
RISC-V 之父、图灵奖得主 David Patterson 也表示:「RISC-V 是一个全球现象,有超过 60 个国家的开发者们在研究它,几年后 RISC-V 将无处不在!」他甚至断言,到本世纪末,未来产品开发的主导 ISA 将是开放的 RISC-V 架构。
这不仅是一个趋势,更像是一场技术革命的爆发。
SHD Group 预计,2030 年基于 RISC-V 的 SoC 营收更是预计高达 920 亿美元,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47%。
然而,RISC-V 要实现广泛的市场应用,还有许多挑战需要面对,比如其生态系统仍然相对落后于其他主流指令集架构,如 ARM 和 x86。要实现广泛的市场应用,RISC-V 需要在软件兼容性、开发工具、操作系统等方面加强生态建设。其次,在一些高性能计算场景下,其技术成熟度仍然不足。要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,RISC-V 需要在性能、功耗和成本等方面进一步优化。在商业模式与合作方面,由于 RISC-V 的开放性,企业在使用和发布 RISC-V 产品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商业挑战。
这里以 Semidynamics 创始人兼 CEO Roger Espasa 的话结尾:RISC-V 是从底部开始做起的,如今已经到了中高端,包括服务器,当然需要一定时间发展壮大。最终会进入到 HPC、GPU,以至于全覆盖。
发布日期: 2024-09-13
发布日期: 2024-05-20
发布日期: 2024-07-22
发布日期: 2023-11-10
发布日期: 2024-07-22
发布日期: 2024-04-28
发布日期: 2024-06-17
发布日期: 2024-07-14
发布日期: 2024-12-20
发布日期: 2024-12-20
发布日期: 2024-12-20
发布日期: 2024-12-20
发布日期: 2024-12-20
寻找更多销售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信息?
广州绿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:绿测科技)成立于2015年11月,是一家专注于耕耘测试与测量行业的技术开发公司。绿测科技以“工程师的测试管家”的理念向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管家服务。绿测科技的研发部及工厂设立于广州番禺区,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,先后在广西南宁、深圳、广州南沙、香港等地设立了机构。绿测科技经过深耕测试与测量领域多年,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,可为广大客户提供品质过硬的产品及测试技术服务等支持。
技术工程师
销售经理
020-22042442
广东公司:冯经理
020-2204 2442-9-822
广西公司:何经理
020-2204 2442-9-8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