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百强发布,中国占据63%

发布日期:2025-02-11     86 次

2月10日消息,据报道,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《人形机器人100: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》这些企业覆盖了驱动器、传感器、电池等核心硬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已确认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公司中,有高达73%位于亚洲,而中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,占据了56%的比例。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,中国的份额高达63%,特别是在“身体”环节,中国集成的企业占比达到了45%。

1.png

摩根士丹利进一步指出,当前人形机器人生态系统的现状是,西方投资者在人形机器人投资组合中的选择相对有限,主要集中在特斯拉和英伟达等少数企业上。

而相比之下,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则显得尤为突出。这得益于中国初创企业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、丰富的本土应用机会以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。

2.png

在全球主要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中,中国企业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。智元机器人、傅利叶、星动纪元、优必选、宇树和小鹏汽车等六家企业,与美国的Agility Robotics、Apptronik、波士顿动力、Figure和特斯拉等共同构成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。

为了更清晰地展现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全貌,摩根士丹利将百强名单划分为三大模块:大脑公司、身体公司和集成商。大脑公司主要负责提供半导体和软件,是实现人形机器人自主功能的关键,其中包括了甲骨文、西门子、meta、三星电子等国际知名企业,以及中国的百度和地平线机器人等。

3.png

身体公司则专注于提供执行器、传感器、电线和电池等物理组件,构成了人形机器人的“肉体”部分。这一领域的企业数量最多,共有64家,其中包括了ABB、英飞凌、罗克韦尔等国际知名企业,以及中国的旭升集团、亿纬锂能、宁德时代等。

集成商则是负责制造完整人形机器人的企业,这些公司通常规模较大,且部分已有机器人业务。在这一领域,共有22家公司,包括了现代、丰田、LG电子等国际巨头,以及中国的广汽集团、小鹏汽车、比亚迪等九家企业。

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还强调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。在美国,约75%的职业和40%的员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形机器人替代,潜在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美元。而在中国,预计到2050年,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,总量将达到5900万台。这一数据无疑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
4.png


为您精选

寻找更多销售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信息?

关于绿测

广州绿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:绿测科技)成立于2015年11月,是一家专注于耕耘测试与测量行业的技术开发公司。绿测科技以“工程师的测试管家”的理念向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管家服务。绿测科技的研发部及工厂设立于广州番禺区,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,先后在广西南宁、深圳、广州南沙、香港等地设立了机构。绿测科技经过深耕测试与测量领域多年,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,可为广大客户提供品质过硬的产品及测试技术服务等支持。

绿测工场服务号
绿测工场服务号
绿测科技订阅号
绿测科技订阅号
020-2204 2442
Copyright @ 2015-2024 广州绿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-mail:Sales@greentest.com.cn 粤ICP备18033302号